《天然气工业》
老家用上了天然气
“三妹,天然气安好了,我们还把厨房改造了一下,今年春节回来过……”电话里,二嫂的语调比平时高了一个调。
我想象着她说话时那胖乎乎的脸一定是红彤彤的,我感觉得到她的激动。
二哥一家住在农村老家,老家的房子就在清依江边,风景秀丽却比较偏僻,能用上天然气真是件不容易的事。
用上天然气,是我们全家多年来的一个梦想,如今是梦想成真。激动的不仅是二嫂,还有电话这头的我,我迫不急待地让二嫂微信视频,让我看看新厨房的模样。显示屏上,二嫂扭动开关,灶台上立刻升起蓝色的火苗,火苗跳动着,像一个个蓝色的精灵,让人感觉那么亲切、动人。我想起了父亲,如果父亲还在,那他是多么地高兴啊。
父亲是个有着43年工龄的老石油,从部队转业后进入石油单位工作,先去的泸州气矿,后到川东气矿。1989年轮换回农村居住后,他最大的不适应就是没有天然气。才回农村时,为了能淋浴,他自己买来材料,敲敲打打做了一个铝皮桶挂在厕所,洗澡前就把烧好的热水倒进桶里,然后拧开龙头冲。
爸爸的创新在夏天还行,在冬天就有被冻感冒的风险。冬天,水凉得快,而且用水量大,每次洗澡既要担心水太凉,又要担心水不够用,和真正的沐浴比较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就这样凑合了好几年,直到后来用上了煤气罐,建了水塔,淋浴的问题总算得以解决。
回到老家,没有天然气,父亲厨艺施展很受限制。祖上曾经营食品,父亲烧得一手好菜,在单位上时虽然是单身汉,但时常弄吃的,叫上同事分享他的手艺。老家烧桔杆和蜂窝煤,烧桔杆做的饭固然好吃,但得两个人配合,如若不然,一个人又要忙灶前的洗切炒,又要跳到灶后传柴烧火,既不卫生,又费劲。烧蜂窝煤倒是省事,但得有耐心等。一个蜂窝煤的旺火时间顶多20分钟,炒两个菜,火就没了威力,如果还要炒菜就得等。要么直接添木炭,几分种后再炒。父亲是急性子,自从他回老家后,家里就长年备着木炭。尽管如此,等火作饭是一件让父亲很是恼火的事。
每次回家探亲,几乎都会听到父亲的抱怨。火小,炒出的菜不好吃,烧柴又太麻烦。父亲特怀念在单位上做饭时火想大就大、一扭就来的美好时光。从他的眼中,我读到了一个老石油的遗憾和失落。虽然,他大半生背井离乡找气,但受条件所限,要在老家用上天然气是不可能的事。
现在想来,父亲的遗憾和失落远不止是不能用天然气做饭。“拖拉机的油是不是你们弄出来的?”“天然气就那么好?”在很小的时候,就听到邻居们不止一次这样问父亲。
“不弄油为什么叫石油单位?”我至今还记得当邻居听说父亲没搞石油时的满脸疑惑。
每当这时,父亲就耐着性子给他们讲天然气,听父亲讲完后,他们还是有些不满意。对他们来说,不搞石油总是件遗憾的事。
听二嫂说,今年村里安装天然气的人家占三分之一。我想,现在他们总该明白,天然气为何那么好,他们也总算知道,他们的大哥、大伯几十年漂泊在外到底在忙些什么了。这对父亲来说,是多么高兴的事情。这对我们这个石油大家庭,是多么庆幸而且光荣的事情。我可以自豪地告诉他们,他们灶台上烧的天然气正是我们开采的,这里有我家三代人的付出。
前年回家,老家对生活垃圾已经实行统一回收,对桔杆禁止焚烧,我又看到了儿时那美丽的清依江河岸。
老家用上天然气是我们全家的奢望,如今却成为现实。没有天然气的大发展,哪来的天然气进家门?
梦想成真的背后是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梦想能成真依靠的是气田的大发展。作为石油行业里的一名新闻工作者,我熟知石油企业为之付出的巨大艰辛。当下,为了打造西南油气田天然气增长极,页岩气气田上会战正酣,老气田的挖潜增产也毫不松懈,而相国寺储气库正以1400万立方米的日采气量为冬季保供提供保障。在川渝两地,从实验室到现场、从理论到施工、从地下到地面、从钻探到采输,各个岗位上的石油人牢记使命,鼎力前行。
“暂时定不了,我们争取回来。”由于父母已去世多年,在重庆工作的我和大哥两家人都只是三五年才回一次老家。老家用上天然气对我们这个半工半农的石油之家有着特殊的意义。
和二嫂聊完,挂了电话,立即拔通电话告诉大哥这一消息,商量今年春节回家的事情。
上一篇:烟火人间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