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工业

致命的毒气硫化氢

在非洲南部纳米比亚的沿海地区,有时会看见一种奇特的自然景观——无数条海鱼突然纷纷跳到岸上,集体自杀。每隔几年,这种戏剧性的场面就要上演一次,上百万条海鱼争先恐后地跳上岸边,堆成高达半米、长达几公里的鱼墙。

纳米比亚海域的面积约2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4个最重要的幼鱼产地之一。这种鱼类集体自杀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夏季,此时正值北半球的冬季,北半球的一部分鱼类迁徙到这里来产卵。自杀事件严重威胁着沙丁鱼、无须鳕鱼、鲭鱼等海鱼的繁殖。

纳米比亚鱼类为什么要集体自杀呢?这一度困惑着鱼类学家。按理说,非洲的工业不发达,因此非洲海域的污染相对较小,这些鱼儿不应该是因污染而自杀。后来,科学家揭开了这个谜底,原来纳米比亚的海水中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毒气团,这些毒气团是由溶解在水中的硫化氢构成的。毒气分布的海域大约有150公里长,几十公里宽。海鱼因受不了毒气的熏染而跳出水面自杀。

那么,硫化氢到底是一种怎样可怕的毒气,以致为了躲避它,海中的鱼儿宁愿上岸自尽,也不愿意在毒气中身亡。

致命的毒气

硫化氢(H2S)气体常存在于某些生产场所和生活环境中,其急性中毒案例频频见诸报端,所致的病死率在急性化学物中毒中始终位居前列。硫化氢在工业上虽然很少直接应用,且多属于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气,但如果防护意识淡薄,往往造成严重的事故。作为刺激性化学气体硫化氢中毒事件全世界时有发生,其危害之严重更是震惊世界,被称为“致命的毒气”。

为了让大家了解硫化氢是一种怎样致命的毒气,我先从一个事故说起。2003年12月23日晚,重庆市开县高桥镇的川东北气矿16号井发生特大井喷事故。此次事故中,井内喷射出大量含有剧毒硫化氢的天然气,四处弥漫,扩散达18个小时之久,造成243人中毒死亡,2142人入院治疗、人被紧急疏散安置,直接经济损失高达6400余万元。

硫化氢(H2S)是硫的氢化物中最简单的一种。其分子的几何形状和水分子相似,为弯曲形。因此它是一个极性分子。硫化氢由于H-S键能较弱所以300℃左右硫化氢分解。常温时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剧毒气体,应在通风处进行使用,同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井喷现象在石油天然气开采过程中十分常见,其本身并不是事故,只是一种灾害现象。那么一次看似常见的井喷事故,为何会造成如此严重的人员伤亡?

硫化氢的急性毒作用因其不同的浓度和接触时间长短而异,浓度越高则中枢神经抑制作用越明显,浓度相对较低时粘膜刺激作用明显。天然状态的硫化氢,主要积存在洞穴、深井中。据事故调查报告显示,“12·30”井喷事故,来势特别猛烈,富含硫化氢的气体从钻具水眼喷涌达30米高程,硫化氢浓度达到100ppm以上,预计无阻流量为400万-1000万立方米/天。失控的有毒气体(硫化氢)随空气迅速扩散,导致在短时间内发生大面积灾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遭受了巨大损失。

另外,此次事故之所以死伤较大,除了毒物浓度较大之外,还有天时与环境的因素。井喷事故发生之时,正值晚上10点多,气象条件是地表温度低而高空温度高,下冷上热,喷上去的硫化氢反而下降,这种逆温环境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同时当地又是山区,靠微风移动的高浓度的硫化氢毒气层显然更容易聚集。而且,该天然气井位于农村,当地人欠缺有关的防护科学知识,紧急医学救援条件有限,也是导致伤亡较多的原因之一。

“神经毒剂”

硫化氢最伤脑、眼、呼吸系统和心脏,常见有脑水肿、肺水肿及心肌病变。

硫化氢通过呼吸道进入机体后,可迅速与人体细胞色素氧化酶结合,阻断细胞氧化过程,造成全身性组织缺氧。轻者主要是刺激症状,表现为流泪、眼刺痛、流涕、咽喉部灼热感,或伴有头痛、头晕、乏力、恶心等。中度中毒者黏膜刺激症状加重,出现咳嗽、胸闷、视物模糊、眼结膜水肿及角膜溃疡,并有明显头痛、头晕等症状,出现轻度意识障碍。重度中毒则出现昏迷、肺水肿、呼吸循环衰竭,严重中毒可留有神经后遗症。

吸入极高浓度时,中毒者可在瞬间丧失意识,反射性地发生呼吸停止,而发生猝死。人的大脑对于缺氧最为敏感,因此,许多硫化氢中毒者以昏迷为主要表现。如果大脑受损严重,患者可能长期处于无意识状态而成为植物人。治疗硫化氢中毒没有特效药物,一般采用综合疗法,以对症治疗为主。

上一篇:清除致癌物苯并芘的藏身处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