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工业

三举措确保天然气发展

张玉清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

当前,我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已超过 40%,未来需求量还将持续攀升。

世界能源的发展有两大趋势。

第一个趋势是由高碳向低碳逐渐演变。能源的转变经历了从薪柴到煤炭再到油气的转变,未来能源将是煤、油、气、非化石四分天下。与此同时,能源使用效率在逐渐提高,从过去的分布式到现在“集中式+分布式”演变,而且智能化、电气化程度逐渐增加也是大趋势。

第二个趋势是世界经济的发展对油气的需求将不断增长。根据ExxonMobil预测,到2040年全球能源需求增长大于20%。届时,石油仍然是第一大能源,天然气有可能超过煤炭,成为第二大能源。

拓展供应渠道

“十四五”期间,我国天然气供需或将呈宽松态势,但仍需警惕地缘政治等因素造成的能源安全问题,应积极拓展天然气供应渠道,保障能源供应安全。

首先,需要继续增储上产,提高国产气产量。我国天然气探明程度较低,处于勘探早中期、储量高位增长阶段。我国常规天然气资源探明率约16%,非常规资源开发处于起步阶段,潜力大,处于增储上产的快速发展期;探明未动用储量超过5.0万亿立方米,有相当一部分储量是可以投入开发利用的;页岩气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勘探开发实践证明,页岩气是“十四五”期间天然气增储上产的重要领域。

其次,要增加进口气源。2019年12月,中俄东线管道建成投产,输气能力为每年380亿立方米,每年增加50亿立方米,5年达到设计能力,可有效缓解冬季供气紧张的问题。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加快推进东南沿海进口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建设,进口能力将逐步增长。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世界经济遭受重创,经济恢复尚需时日,国际液化天然气供大于求、现货价格低位徘徊是大概率,是中国增加液化天然气现货进口以及签署中长期合同的良好机遇。

再次,利用市场优势降低进口气价。目前,我国已建设中亚输气管道ABC线、中缅输气管道、中俄东线输气管道,沿海地区已建成多座液化天然气接收站,接收能力超过8000万吨/年。所以,这需要我们充分利用市场优势,研究策略、优化选择、多元进口、降低气价、提高天然气与替代燃料的竞争性。

最后,研究发挥气田的调峰作用。“十三五”以来,我国储气库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加上液化天然气等储备,天然气储备能力显著提升。但仍然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储备不足的短板依然突出,需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应急保供的能力。特别是在全球液化天然气现货价格低位徘徊的情况下,应该最大程度地扩大液化天然气现货进口量,以实现效益最大化,也有利于提高应急保供能力。

深化市场改革

天然气产业改革的总体方向是“管住中间,放开两头”。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精神,深化油气体制改革,包括混合所有制改革,制定油气勘查区块公平公开竞争出让办法,实行更加严格的区块退出机制,并完善油气地质资料公开和共享机制。

首先应着力做好下面5项工作。一是有序开发市场并做好需求侧管理预案;二是推动管道互连互通、提高联合保供能力;三是推动基础设施公平开放、提高基础设施利用率;四是针对液化天然气集装箱储运新业态,适时修改、制订标准规范,并支持企业先行先试;五是对地下储气库的垫底气和作为应急调峰的液化天然气给予政策支持。

长远看,首要的是加大勘探开发技术创新力度。截至2020年底,我国天然气产量达到1888亿立方米,而我国天然气总可采资源量达85万亿立方米,探明累计可采天然气储量仅有7.36万亿立方米,探明率仅为8.6%。可见,这就需要体制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和政策支持,包括混合所有制、工程服务市场化、差异化的财税政等,努力增加国内产量,减缓对外依存度的过快增长。

其次,要积极推动油气体制改革,探索强制性的区块退出政策,完善区块退出机制,推进油气区块(矿业权)流转,构建现代油气勘探开发市场,不断盘活存量资源,通过市场竞争,推动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降低开发成本,推进天然气增储上产。

再次,要充分利用我国的市场优势,进一步做好资源引进工作。全球天然气资源丰富,潜力很大。美国页岩气革命和一系列重大的勘探发现,打破了世界能源供应格局,大大增加了天然气供应,相当长时期内国际天然气市场将处于供需宽松的态势。我国作为天然气市场战略买家的地位将更加凸显。

上一篇:天然气轻烃回收与提氦联产工艺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