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工业

54年望乡:一个滞印老兵的真实回溯

天然是个好选题

《54年,老兵回家路》这篇调查报道,获得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广东新闻奖一等奖,其实并不让人意外。

它天然是个好选题。

文章发稿的那天晚上,时任总编辑嘱咐我:“此文可以报送评奖。”见报时,文章已被删掉五分之二,不过,恰好符合了调查报道评奖的文字篇幅。

2017年立春后不久,滞留印度54年的老兵王琪终于盼来渴望已久的春天,《南方周末》记者先后两赴咸阳、北京,贴身专访王琪及其家人,在国内媒体中首度独家专访王琪从军时的老班长及老战友。《南方周末》见证了一个滞印士兵54年望乡,最终圆满归国的过程。

更重要的是,我们力图用冷静而客观的笔触,直指人性的柔软和坚强。

22岁时,士兵王琪穿着母亲做的布鞋参军;24岁时,他一身国防绿消失在喜马拉雅森林中,这一去,令他54年兜兜转转,远离家国。

时间回到1963年元旦,距离中印停火已过去了四五个星期,隶属于兰州军区55师的陕西籍士兵王琪莫名“消失”在中印边境。他是离开营地后在森林中迷了路,在虎狼出没的大山中兜转之后,不得已向一辆路过的印度红十字会车辆求救。

王琪当时的想法,既简单也合情理,两国战事已经结束,红十字会又是人道主义机构,印方该不会刁难他。不想,印度最终扣押了王琪,并投入大牢,他开始了不可预知、被外力裹挟的一生。

他被不同监狱关押了近7年,直到1969年才获释。随后,印方将其转移到了中央邦的蒂罗迪村——用于安置异己分子、流放人员的荒蛮之地。王琪在艰苦的环境中顽强地生存了下来,并在当地成家,现已儿孙绕膝。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当地通信的发展和对王琪监管的放松,王琪终于与国内亲人恢复了联系。王琪曾试图通过印度正式法律途径回到中国,向印度中央邦地区法院提交申请,但大多石沉大海。

2013年7月,中央邦地方报纸曾整版报道过他的遭遇,引起了印度官方的关注。即便如此,上至总统秘书,下到地方政府,都围绕王琪的“模糊”身份和“非正常”入境问题“踢皮球”,迟迟未促成王琪归国。

2017年初,一则关于王琪的外媒新闻引起了我的注意,“印度现在居然还有滞印中国老兵?”作为为国家奉献的千万人中的一员,王琪的遭遇,以及他特殊的军人身份,理应引起国人的关注。

《南方周末》记者第一次赴咸阳采访王琪家人时,此事还未起波澜。在那里,记者独家专访到王琪从军时的老班长,又联系上了一批他的老战友,当时大家对他能否如期归国,还将信将疑。此后,记者又专访王琪的大哥等家人。就在记者回京的航班登机前,突然传来中印两国政府合作,让王琪一家提前回国的消息,印度方面表示,将为王琪颁发护照,准予其返回中国探亲。等待了数十年的王琪家人,当时没接到任何官方通知,还委托《南方周末》记者询问印度当地记者,才确认此事为真,而迟至第二天,有关部门才通知到王琪家人。

在中国驻印大使馆帮助下,记者电话专访了王琪和其儿子,并了解到他们当时在赶往新德里的路上。

2017年元宵节,78岁的失联老兵王琪终于踏上故土。他说,“我要回来给一个交代”,为了这个交代,《南方周末》记者依托与王琪家人建立起的良好关系,紧跟王琪侄女,终于登上了和王琪同一班回乡的航班,而且戏剧性地和他坐在邻座,贴身拍摄到一系列其54年首次返乡的独家视频,可谓得天独厚。

此后,记者一路紧跟王琪,与他同住一栋楼,近距离目击他返乡的头一周的生活细节,成为少数几个得以和王琪零距离接触的媒体记者。记者还采访了印度驻华大使馆、外交部领事司官员,丰富了报道维度,获得权威官方声音佐证,奠定了报道的格局。

尤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还通过首访王琪的印度时报记者等印度当地媒体人,还原了王琪居住了46年的印度村庄生态,这在国内媒体中亦是一个独特的视角。

不断突破,细节决定成败

近年来,我一直在探寻一种独特的军事报道风格,以及尊重军事特殊性的报道方式。为了体现出朴素的持久力、穿透力和深植能力,经过多年采编实践,我尝试运用多部门的操作方式(调查版的手段,时局版的分析,特稿版的模式,科学版的维度)进行嫁接,推出了独具魅力的品种——防务调查。

以深度见长的《南方周末》,如何让“南周式”防务调查更具权威性?

上一篇:媒体人的群众观
下一篇:没有了